在競爭激烈的保養品市場,選擇專業的OEM/ODM保養品代工成為品牌快速上市、降低開發成本的關鍵策略。但保養品代工費用如何計算?不同合作模式有何差異?又有哪些因素會影響整體報價?

本文以2025年最新市場行情為基礎,深入解析保養品代工成本的6大關鍵要素,研發配方到物流服務,帶您深入了解每個環節的費用構成與常見做法,協助業界人士和專業買家有效掌握預算。最後我們也提供一個1000 件精華液的虛擬報價案例,讓您更直觀了解整體成本分佈,有效掌握預算,順利打造出市場競爭力產品。

如果您正在規劃保養品代工合作,這篇實用指南絕對值得收藏!

一、OEM與ODM模式解析:找對代工合作模式

在了解代工費用前,必須先釐清兩大主要代工模式,因為將直接影響費用結構與分擔的項目:

OEM(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|委託製造)

  • 品牌方提供配方與設計,由代工廠負責生產。
  • 適合已有產品設計、強調自主研發,但缺乏生產設備的品牌。
  • 品牌方需自負研發費用,但可高度掌控產品差異化,同時能降低自建工廠成本。
  • 小結:強調品牌自主性高、產品獨特性強,但前期研發投入較高

ODM(Original Design Manufacturer|委託設計代工)

  • 由代工廠提供完整研發設計到配方開發、包裝設計到最終生產的一站式服務。
  • 適合新創品牌、想節省研發時間與人力希望快速上市者。
  • 研發成本通常包含在整體報價中,但配方專屬性需另確認。
  • 小結:強調效率與專業支援,適合缺乏研發經驗、想快速上市者。

🔔小提醒無論OEM或ODM,合作細節都直接影響費用結構,選對模式是控制預算的第一步!

 

二、2025年保養品代工費用全解析:6大關鍵因素與業界常見作法

1. 配方開發費用:產品定位的第一步

「在保養品代工流程中,配方開發是第一步,也是決定代工費用高低的重要因素。品牌在啟動配方開發前,需明確設定產品定位,包括目標客群(如男女、年齡層、膚質需求)、預期功效(如保濕、美白、抗老)以及主要成分方向(單一成分或複方設計)。代工廠研發團隊會依據這些條件進行配方設計與打樣,並透過多次調整,優化產品的質地、氣味、穩定性與實際功效,確保最終配方符合市場期待。」 

《2025市場行情與常見作法》

  • 研發模式趨勢
    2025年,越來越多品牌傾向與具ODM能力的保養品代工廠合作,利用現有配方庫挑選或微調產品,快速降低研發時間與費用。基礎款(如保濕乳液)通常可直接套用成熟配方,無需額外研發費或僅酌收打樣費。若是創新配方(如含最新科研成分的精華液),代工廠則可能收取配方開發費,以支應研發人力與實驗成本。部分品牌也會選擇客製化獨家配方,以打造市場差異化。
  • 費用範圍估計
    根據2025年市場行情,保養品配方開發費用NT$0(使用現成配方,符合最低訂量)到NT$50,000~NT$150,000不等(全新配方開發,含多次試樣調整)。常見作法是代工廠會提供3至5次試樣修改服務,讓品牌確保配方滿意再進入量產。部分廠商也提供「開發費折抵」方案,例如下單生產後,研發費用可折抵部分貨款,降低品牌初期負擔。
  • 注意事項
    在配方開發階段,建議與代工廠密切討論市場趨勢。2025年熱門成分如胜肽、益生菌、神經醯胺等,因技術門檻高或原料昂貴,可能影響配方穩定性與總成本,須事前充分確認,避免影響後續量產與定價策略。

2. 內料成本:原料等級與配方用料成本

內料成本指的是製作這款保養品所需的所有成分材料費用,而這部分費用取決於所選用原料的種類、品質等級和使用濃度比例。關鍵影響因素包括

  • 原料等級與來源:高純度或特殊功效的原料(例如高濃度玻尿酸、珍稀植萃、進口有機認證成分等)價格較高;本地採購的常規原料則相對便宜。舉例來說,同為維他命C衍生物,進口高活性的穩定型維C可能單價數倍於一般等級原料。
  • 添加濃度與配方設計:高效成分的添加比例越高,內料成本越高。例如主打抗老的精華液,若含高濃度胜肽、膠原蛋白等,單位成本遠高於只有基礎保濕的化妝水。
  • 專利與獲獎成分:2025年,許多品牌偏好使用有專利技術或臨床實證的成分,如某些經皮膚科實驗證實有效的分子或得獎原料。但這類原料往往價格不菲,採用時需權衡行銷亮點與成本間的平衡。 

《2025市場行情與常見作法》

  • 成本區間
    每單位產品(如每瓶)計算,一般保養品原料成本大約落在 NT$10~NT$50 之間。如果配方簡單(如基礎保濕乳霜,主要成分為水、甘油等)可能每瓶內料僅幾元到十幾元新台幣;但若含有多種高價有效成分(如高濃度傳明酸、胜肽複合物、植物干細胞萃取等),每瓶原料成本可能提高至 NT$100~NT$200 甚至更高。頂級或醫美等級產品的內料成本在 NT$300~NT$500亦屬常見。
  • 常見作法
    代工廠通常會提供原料清單與建議配方給品牌選擇,並標明各原料對成本的影響。2025 年市場上強調CP值的趨勢明顯 –代 工廠善於推薦替代原料來降低成本,例如用本土萃取物替代昂貴進口成分,同時盡量不影響功效。品牌方則應將產品定位與行銷納入考量:如果行銷故事需要某明星原料支撐,可能就需要支付較高成本;反之,針對平價路線產品,可以選用更具成本效益的原料組合。
  • 注意事項
    原料價格易受國際供應鏈波動影響,如2023~2025年間特定天然精油、活性物料成本明顯上漲。建議品牌在規劃產品時,多詢問代工廠原料替選方案以及批量採購折扣。大量生產時原料採購規模大,供應商通常會給予折扣,進一步降低單位內料成本。

3.生產與包裝成本:製造工藝、包材選擇與數量規模

此部分涵蓋從工廠生產製造到產品包裝完成的所有費用,不僅包括每件產品本身的包裝材料價格,也包含了生產線啟動所需的人力和設備攤提。主要分為生產成本(人力、設備攤提)與包材成本(容器與外包裝材料),兩者密切相關,共同影響產品最終單價。

  • 生產成本(製造加工費):指代工廠在生產過程中的機器設備運轉、人員操作、品質管制等成本。即使原料相同,不同產品類型或製程複雜度(如乳霜需均質乳化、面膜需灌裝封膜)都會造成加工費差異。生產固定成本是此部分的特點:每批生產都涉及設備清洗消毒、產線設定、品質檢驗等固定程序,無論產量多寡都存在。因此生產批量對單位成本影響極大-生產量越大,固定成本攤提越低;反之,小量生產則單件成本偏高。
  • 包材成本(容器與包裝材料):包材包含產品的內包裝容器(如瓶子、盒子、管罐)以及外包裝和印刷物(紙盒、標籤貼紙、說明書等)。包材成本受材質與設計複雜度影響,例如塑膠瓶通常比玻璃瓶便宜,單色印刷也比多工藝印刷便宜。同時包材成本也與訂購數量密切相關–包材供應商往往對不同數量階梯報價,訂量越大單價越低。此外,若需要開發特殊包裝(開模),如為獨特瓶型開模具,模具費可能高達數萬甚至數十萬新台幣,需在初期投入或由訂單量攤提。

《2025市場行情與常見作法》

  • 生產成本趨勢
    近年來自動化與產線升級持續進行,2025年許多代工廠導入更高效率的生產設備,單位生產成本相對穩定或略有下降。但受人力與能源費用上漲影響,加工費仍需透過大批量生產來分攤。以台灣代工廠為例,一批生產啟動費約NT$10,000~NT$30,000(包括設備調試、清潔、基本檢驗),之後依產品數量計算加工單價。大批生產單件加工費約NT$5~NT$10,小批量則可能達NT$20~NT$50不等。
  • 包材成本範圍
    包材價格落差較大。2025年包材價格受原物料波動影響輕微,常見單價如下:
    ◎ 塑膠瓶/軟管:每個約NT$5~NT$15,經濟實用。適用於洗面乳、乳液等大宗產品。
    ◎ 玻璃瓶/滴管:基本樣式-每個約NT$15~NT$30,特殊樣式可達NT$30~NT$50以上。可提升產品質感但成本較高且運輸易碎。
    ◎ 壓克力瓶/真空瓶:每個約NT$20~NT$40,適用於高活性產品。因結構複雜、視覺精美,故價格偏高。2025年需求上升。
  • 外盒與印刷
    外盒包裝與印刷部分,包括紙盒、說明書與標籤,一套簡約設計的成本約NT$5~NT$10;若採用燙金工藝或特殊材質的精緻包裝,則可能提升至NT$10~NT$20以上。一般來說,包材廠商會設定最低起訂量(如1000個以上)以維持上述單價;若訂量不足,則單價將提高,或需額外支付小量生產加工費。
  • 常見作法
    為節省包裝成本,保養品代工廠通常提供現有模具與庫存瓶器供品牌選擇,免除開模費用,單價也更具競爭力。許多新創品牌會在初期採用通用包材搭配自訂標籤貼紙,有效減少MOQ(最低訂購量)壓力與包材支出,待市場穩定後再投資專屬包裝設計。
    2025年興起環保包裝趨勢,使用如PCR再生塑料、玻璃、紙漿模等材質雖單價較高,但很多大型品牌開始導入以響應永續理念提升品牌形象,中小品牌可依預算斟酌選擇。代工廠通常具備經驗,能協助品牌在「環保理念與成本控制」之間取得平衡。
  • 注意事項
    生產與包裝涉及多項細節成本,品牌必須與代工廠確認各項費用是否包含在報價中。部分代工廠提供整合式報價(如瓶器+標籤+包裝),但也有業者將各環節分開計價。
    面對2025年市場趨勢,透明報價已成標準。建議品牌主動要求代工廠列出單價明細,包含包材費、充填費、包裝人工費等,確保清楚掌握每一筆支出,避免後期產生成本爭議。 

4.MOQ最低訂量要求:數量如何影響保養品代工成本

MOQ(Minimum Order Quantity,最低訂購量)是指保養品代工廠要求品牌方每次生產的最小數量門檻。MOQ設定與生產固定成本密切相關,主要為確保每次開機生產不至於虧損,若訂單數量低於MOQ,代工廠可能:

  • 不接受生產(因不敷成本)
  • 提高單價(加收小量生產附加費)以彌補低量損耗。

MOQ不僅適用於產品生產數量,包材供應商也有MOQ(如瓶器、紙盒通常以數千個起訂)。因此整體而言,MOQ是品牌在規劃產品時必須考慮的關鍵,畢竟生產數量多寡會直接影響每件產品的平均成本

《2025市場行情與常見作法》

  • 業界通用MOQ(最低訂購量)
    依產品類型與工廠規模不同,MOQ也有所差異。以台灣保養品代工廠為例,常見的代工數量約為1000件起跳,大型代工廠則可能要求2000~3000件以上。對於體積較大的產品(如瓶裝化妝水、乳液),常見的MOQ約為1000件。若是面膜這類需一次大量生產的產品,MOQ則通常以單片計算,例如10,000片起跳。隨著市場需求多元,2025年也出現部分專做小量代工的廠商,提供300~500件起訂的服務,但相對每件產品的報價通常會提高20~50%,以反映小量生產帶來的成本增加。
  • 數量與單價影響
    MOQ不僅是下單門檻,也是取得優惠單價的重要關鍵。舉例而言,生產1000件時每件總成本(含研發、製造、包裝)可能為NT$120;若生產5000件,單件成本則有機會下降至NT$80,原因是固定研發、生產費用可透過多數量分攤,且原料、包材大量採購獲得折扣。2025年在市場競爭下,不少代工廠對大型訂單(例如上萬件)會給出階梯式價格優惠,鼓勵品牌提高生產量。
  • 彈性與策略
    對新創品牌而言,控制初期庫存風險至關重要,因此在MOQ上尋求彈性成為常見策略。例如,選擇使用代工廠現成配方與通用包材以降低起始成本,或協商分批交貨(一次開機生產大量,分次出貨減輕庫存壓力)。2025年,保養品代工趨向客製化,有些代工廠提供彈性MOQ模式,如首批1000件、後續批次500件追加。不過,需有心理準備小量追加時單價通常會略高。
  • 注意事項
    在確認MOQ時,品牌也應評估庫存與資金壓力。雖然生產數量增加有助降低單價,但過量生產未售出反而增加庫存成本。建議品牌在2025年快速變動的市場環境下,審慎預估銷售量,並與代工廠討論試產方案(如小量試銷後再放大生產)。此外,務必確認代工廠對不同費用的處理:如不達 MOQ時,是否有一次性小單費用?相關條款都需在合約中白紙黑字明訂,以避免日後產生爭議。

5.檢驗與認證費用:品質把關與法規遵從

保養品在生產完成後,為確保安全與品質,必須進行一系列成品檢驗;此外,若要符合法規要求或取得市場銷售資格,還可能涉及相關認證文件或註冊手續。這部分費用包含產品本身的測試檢驗,以及文件辦理的成本:

  • 產品成品檢測:代工廠通常對每批產品進行基本的品質檢查,包括外觀、容量、pH值、黏度、微生物檢測等,以確保產品符合標準、不受污染並且穩定。不少代工廠已將GMP(優良製造規範)內控檢驗費用算在生產成本中,不會額外收費。然而,若品牌方有特別要求的測試,例如功效實驗(抗敏測試、人體肌膚測試)或耐久性試驗,則需另行委託第三方機構,並負擔額外檢驗費用
  • 法定認證與文件:在台灣,普通用途化妝品上市前雖無強制審批,但必須遵守成分禁限、標示規範等法規。若為特殊用途產品(如防曬品、醫美用產品),則可能需進行備案或申請特別許可。出口市場則需配合各國法規準備相應文件,例如:
    ◎ 出口歐美市場需提供MSDS(物質安全資料表)與COA(成分分析證明),由代工廠或原料供應商提供,但可能會收取製作費用。
    ◎ 
    出口中國大陸則需完成產品註冊或備案流程,手續繁複且費用較高。
    ◎ 
    若產品宣稱為有機化妝品,需取得第三方有機認證。

《2025市場行情與常見作法》

  • 基本檢驗費用
    保養品生產完成後,常規檢測如微生物檢測、穩定性測試,多由代工廠內部完成。2025年,台灣多數代工廠已將此納入基本品質控管範圍,不額外向品牌收費。
    但若品牌要求第三方機構出具檢驗報告(如SGS檢測以提升消費者信任),每項檢驗依內容不同,費用約落在NT$5,000~NT$15,000。例如,重金屬檢測約NT$5,000起,人體皮膚刺激測試則可能高達數萬元。此類檢驗費用通常由品牌方自行決定是否需要並承擔。
  • 認證與文件費用
    ◎基本MSDS/COA文件:代工廠提供的MSDS(物質安全資料表)與COA(成分分析證明),每份約NT$1,000~NT$3,000。部分代工廠在2025年為簽約客戶免費提供此服務作為增值項目。
    ◎產品註冊與法規諮詢:若產品需辦理衛福部備案或海外市場的產品註冊,代工廠有時可協助代辦,但會收取代辦費。例如:

    • 中國大陸普通化妝品備案:約NT$30,000~NT$50,000(含檢測及流程)
    • 歐盟PIF建置與安全評估:專業服務費約NT$50,000以上
    • 註 -這類費用視市場與法規而定,相對其他成本是較大的投入,但是讓產品合法上市的必要投入。
  • 品質認證
    部分保養品代工廠或品牌會主動追求國際品質認證,如ISO 22716化妝品GMP認證、FDA註冊等。若代工廠本身已具備這些認證,品牌合作時即可省去額外申請程序,提升上市速度。若品牌另有需求,如申請特定標章(例如MIT微笑標章等),則須額外考量申請費用與配合檢驗成本,通常介於數千至數萬新台幣之間,視認證項目與流程而定。
  • 常見作法
    品牌方通常會根據目標市場與代工廠共同討論檢驗與文件需求。2025年市場高度重視產品安全性,建議品牌至少要求代工廠提供基本檢驗數據(如菌落數、成分分析)以因應消費者詢問。若規劃出口,應預留充足的時間與預算提前處理國際認證。例如,若半年後預計進軍歐洲,建議即刻啟動EU市場所需的文件準備。多數代工廠具有相關經驗,可諮詢協助,提升辦理效率。另建議在合約中明確列出若產品檢驗未通過時的應對方式(如配方調整、終止條款),以保障雙方權益。
  • 注意事項
    檢驗與認證多屬一次性費用
    ,但其效益長遠,能確保產品合法合規上市,避免因違規被下架或遭受罰款的高額損失。2025年消費者對產品品質標準更嚴格,尤其關注防腐劑、過敏原等安全議題,建議品牌主動進行相關檢測,避免因小失大。這不僅是法規要求,也是建立品牌信譽、強化市場競爭力的重要投資。

6.物流與附加服務成本:出貨交付與增值服務

保養品在完成生產與檢驗後,最後一個環節是物流配送與代工廠提供的各項增值服務,這些服務可能會額外產生費用。物流成本主要指將成品從工廠交付到品牌指定地點的費用;附加服務則涵蓋研發生產之外提供的增值服務,如倉儲管理、產品設計、行銷支援等。

  • 物流成本:依交貨方式不同而有有差異。
    • 本地交貨:若品牌自行安排提貨,成本主要包括包裝材料與裝箱人力費用。若由代工廠代為配送,則需加計本地運輸費用(依箱數或重量計價)與倉儲費(如需暫存產品)。
    • 出口訂單:須包含國際運費、報關手續費、關稅稅金等。這部分通常不含在代工報價內,而由品牌另行支付給貨運代理商。代工廠多可協助安排,或提供相關服務資源。
  • 附加服務成本:為提升競爭力,許多保養品代工廠提供多元的加值服務,例如:
    • 產品包裝設計:協助設計瓶貼、外盒,設計費依複雜度約NT$5,000~NT$20,000。若需開模設計獨特容器,則需額外負擔設計與模具費用。
    • 品牌諮詢與行銷支援:提供市場趨勢分析、產品線建議、產品攝影、文案撰寫等,部分服務對大客戶免費,部分則依服務項目酌收費用。
    • 倉儲與物流整合:代為保存庫存並按需配送各通路。倉儲代管費可能按月計算或按件收費出貨,而物流配送服務,則可能按出貨次數或距離計費,如每件產品代發貨收取幾元手續費等等。

《2025市場行情與常見作法》

  • 物流費用
    受油價與人力成本影響,2025年物流費用較過去略有上升,但整體仍在可控範圍內。國內出貨方面,若品牌一次提貨量大,運費對單位成本影響有限(如數千瓶產品,運費僅約NT$1,000~NT$3,000,可由品牌自聘貨運或卡車配送)。
    國際物流則需視目的地與方式而定。以海運為例,一個貨櫃運往美國約需數萬新台幣,但平攤到每件產品的成本增加有限。相較之下,空運成本高昂,通常僅作為應急方案。建議品牌提前規劃交貨方式,避免臨時空運導致的額外費用支出。
  • 附加價值趨勢
    2025年,一條龍式的服務在保養品代工市場日益受歡迎,特別受到新創品牌青睞。部分代工廠提供品牌孵化服務,涵蓋商標註冊、包裝設計、電商上架指導等,並收取綜合顧問費。也有代工廠與物流公司合作,提供代發貨到經銷通路的服務,按件或按月收費。
    這些服務便利性高,但品牌需評估成本效益,如包裝設計費雖要額外支付,但由熟悉印刷與材質的團隊操作,可大幅降低返工率。倉儲代管則適合沒有自有倉庫的電商品牌,代工廠按庫存占用空間和管理動作收費,平均每件產品增加的倉儲成本可能僅不到NT$1。
  • 常見作法
    多數保養品代工廠的基本報價不含運費,交貨條件常以「工廠交貨(EXW)」或「貨運到府付費」。所以品牌在預算規劃時,應將物流費用一併納入考量。可採貨比三家策略,詢問代工廠是否能協助安排合作物流方案,或自行向第三方物流商比價。
    至於附加服務,建議品牌在洽談初期即明確了解哪些資源為免費提供(如基本包裝建議、文宣素材),以及收費服務的明細。如果自己公司有人才可處理部分事項(如本來就有設計師負責包裝),可可選擇不使用代工廠的付費服務,集中預算在真正需要的項目上。
  • 注意事項
    應重視產品責任險這項經常被忽略但必要的隱藏成本。產品責任保險並非代工廠服務的一部分,但屬於品牌經營保養品必備的風險成本。一些代工廠會要求品牌提供產品責任險保單或協助介紹保險,公司規模較大者保費一年可能數萬元。雖非直接代工費用,但建議 2025 年起步的新品牌都納入考量,為自身與消費者多一層保障。

三、案例分析:1000件精華液保養品代工報價解析

為更清楚了解各成本項目如何在實際代工報價中反映,以下以某品牌委託開發30ml精華液、訂單量1000瓶的模擬案例,模擬代工廠可能提供的費用明細:

報價明細

項目

說明

費用 (NT$)

配方開發費用

客製開發亮白抗氧化配方(含3次打樣調整),若使用現成配方則免收。

50,000

內料成本

高濃度傳明酸、維他命C誘導體、植萃抗氧化物,每瓶材料成本約 NT$30,共NT$30,00

30,000

生產&包裝成本

■ 生產線啟動、人力、基本質檢等固定費用,每瓶生產加工費 NT$15,共NT$15,000

■ 高級霧面玻璃滴管瓶NT$18/瓶+外盒與標籤NT$7/組,合計每套NT$25,共NT$25,000

費用合計:NT$40,000(其中平均每瓶總加工+包材費 NT$40)。

40,000

MOQ 影響

此代工廠 MOQ 即為1000件,剛好符合最低量,因此無額外小量附加費。若訂單僅500瓶,則需加收小量產費用 NT$5,000(假設),那每瓶成本將增加NT$10。

0

檢驗與認證費用

■ 基本的穩定性和微生物檢測,不額外收費

■ 品牌指定第三方重金屬、防腐劑檢測NT$8,000+MSDS/COA文件製作文件工本費NT$2,000,共NT$10,000

10,000

物流與附加服務費用

■ 本地配送至台北倉庫運費NT$2,000+包裝貼紙設計服務費NT$5,000。

■無使用倉儲服務

7,000

預估代工費用(總計)

137,000

總代工費用與成本分析

本案例中,1000瓶精華液的總預估代工費用約為NT$137,000,平均每瓶成本約NT$137。若不計入配方開發費用(屬於一次性投入,可在後續生產中分攤),單純的生產與包裝成本每瓶約為NT$87。以此推算,若品牌設定單瓶零售價為NT$400,扣除每瓶代工成本NT$137後,仍保有充足空間支應通路利潤、行銷推廣與營運成本

若未來銷售表現理想,追加生產量至5000瓶,由於已無需再支付研發費,加上批量生產降低單位成本,預期每瓶成本可進一步壓低至NT$80以下,整體利潤將大幅提升。

《案例小結》

從這份模擬報價可以清楚看出:

  • 配方開發費與檢驗費用屬一次性投入,影響初期總成本
  • 內料成本與包裝成本則隨生產數量增加而線性成長
  • 生產固定成本對小量生產影響特別顯著,生產批量越小,單瓶成本越高

品牌可依據上述調整策略:

  • 提高首批訂量有助攤薄研發與生產成本。
  • 在配方開發階段,可考慮選用更經濟的原料以降低單價。

總之,清楚掌握六大代工成本結構(配方開發、內料、生產、包裝、檢驗、物流),有助於在洽談代工合作時,做出更精準、靈活的預算與銷售策略規劃。

總結:掌握成本關鍵,開啟成功的保養品代工之路

在競爭激烈、快速變動的保養品市場中,清楚掌握保養品代工費用的組成與影響因素,是每個品牌成功的基礎。透過以上對六大關鍵成本項目的解析,包括配方研發、原料選擇、生產規模、品質檢驗、包裝與物流,我們可以看到每一環節都緊密連動,直接影響最終產品的單位成本與市場競爭力。

來到2025年,保養品代工市場趨於成熟與透明,品牌若能善用ODM/OEM代工模式的優勢,及早規劃各項預算配置,將能有效降低生產成本,縮短上市時程,快速搶占市場先機。

專業代工夥伴,助您快速實現品牌藍圖

如果您正在籌備自有品牌的保養品代工計畫,或對代工成本估算仍有疑問,現在就是最佳行動時機!
Graminton 鉅瑋實業,身為專業的保養品代工廠,擁有豐富經驗的研發團隊與生產團隊,能依據您的品牌需求,量身打造最合適的代工解決方案。
團隊提供:

  • 一對一專業費用諮詢
  • 客製化產品開發建議
  • 預算規劃與上市時程協助

成本優化 × 品牌成功,從現在開始,選對代工夥伴,成本就不再是障礙,而是您掌握市場優勢的關鍵。

立即【聯繫鉅瑋】,取得專屬評估建議
👉 https://www.graminton.com.tw/contact